close

  □本報通訊員於貴民於文權
  本報記者席鋒宇
  那年初秋,隨著海上一聲悶雷般的巨響,某型導彈昂首直刺萬里雲天。當導彈準確擊中預定靶區、試驗圓滿告捷後,現場頓時沸騰了,參試人員無不歡呼雀躍……長劍出鞘,雷震海天,共和國的導彈方陣再添利器。作為承載著為人民海軍新型武器試鋒礪刃神聖使命的海上靶場部隊,那一刻成為某試驗區官兵永遠難忘的記憶……
  攻剋百項重大技術難題
  一飛衝天的導彈只需要幾分鐘,可背後是科研人員十幾年的付出與技術攻關。在硝煙瀰漫的海試場,試驗區的官兵們用軍人的鐵骨與擔當,牢牢把守新型武器試驗鑒定關,累計攻剋了上百項重大技術難題。
  年輕科技幹部黃成還記得第一次和戰友出海試驗時,面對某試驗發射平臺內密密麻麻的各種管路、閥門,大家誰也不敢上前碰一下……“我們是來搞試驗的,不熟悉平臺內的設備,履行試驗使命就是一句空談……”挑戰面前,他們下定決心把設備摸清搞透。大家對照設備原理圖,在狹窄的平臺艙室內爬上爬下,沒日沒夜整整奮戰了7天,把幾百個功能各異的管路、閥門等設備都牢記於心。後來,參試的靶場官兵個個練就了不拿原理圖就能“盲操”的過硬本領。
  憑著這股百折不撓的韌勁,靶場官兵在100多次出海執行導彈試驗及合練任務中,創造了“組織指揮零失誤、技術操作零差錯、設備設施零故障、任務軟件零缺陷、數據判讀零遺漏”的驕人成績。
  戰士張運傑可能從來沒有設想過,試驗中常年養成的一種職業堅守,竟征服了導彈研製部門的權威專家,並被靶場榮記二等功。2009年,在執行導彈試驗中,靶場某試驗任務圖像傳輸室上士張運傑,像以往一樣在運輸測量船上架好試驗攝像設備,眼睛透過鏡頭死死盯向發射陣地。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,導彈呼嘯著騰空而起。然而,凌空不久便一頭栽向大海——試驗失敗了!
  按照以往,導彈失利,測量設備將放棄繼續跟蹤測量。而此時,張運傑像往常一樣依然堅守在戰位上,鏡頭盯著導彈落水點。突然,掉落海裡的導彈殘部“噌”的又衝出了水面,在空中翻轉騰躍……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幕,現場參試人員全都驚獃了。短短十幾秒後,當導彈殘骸再次落水,研製部門的領導和科研人員這才猛然意識到:這組寶貴的數據有沒有人跟蹤記錄下來?
  當他們得知張運傑已經將導彈失利全程完整跟蹤記錄,併成為研製部門和參試部隊唯一記錄的“絕版資料”時,研製部門的領導和專家激動萬分:“這十幾秒將為我們分析導彈失利原因,提供了無比寶貴的數據和重要的技術資料啊!”
  為滿足某型導彈試驗需求,剛滿26歲的年輕工程師曾科軍主動請纓,承擔起“某誤差修正系統”研製的重大課題。在一年多的時間,曾科軍夙興夜寐,20多次深入科研院所學習求教,查閱了上百萬字的專業資料,像海綿一樣拼命汲取知識養分。該系統研製成功投入試驗應用後,為修正導彈試驗數據攻剋了一項關鍵技術課題,填補了軍事裝備試驗領域重大科技空白。
  海上烽煙起,鐵骨勇擔當。某試驗任務展開以來,靶場官兵累計攻剋了上百項重大試驗技術難題,其中40多項填補了國家武器試驗領域的空白,培養造就了衛愛平、李忠武、方建勛等大批忠誠使命、技術過硬、勇於擔當的科研礪劍人才。
  積累大量寶貴經驗資料
  新型導彈研製試驗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,涉及多家參研參試單位。從導彈進場試驗那天起,靶場官兵就始終秉承一種理念:是國家把我們召喚在一起,是事業把我們集合在一起,無論試驗中面對什麼的險灘惡浪,只要大家同舟共濟,攜手作戰,就沒有攻不下的難關!
  靶場某研究所工程師餘義德,在一次導彈試驗中發現,由於某高速記錄系統安裝位置問題,彈體發射的瞬間無法捕捉。多年的經驗技術積累使他敏感意識到:這一瞬間,可能捕捉到導彈發射關鍵參數軌跡,這將為導彈研製部門提供重要研究方向,破解一項極為重大的試驗難題。
  科學容不得半點假設。餘義德經過長達1年多的深入研究論證,縝密分析推算,逾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。
  懷著強烈的使命感,餘義德找到有關部門提出調整該記錄系統位置。有人善意提醒他:試驗設備定位歸零後,平時就是動一下也要經過多方嚴格審批,調整位置更是“天大的事”,萬一獲取不到試驗數據,將要承擔不可估量的巨大風險。餘義德堅持不為所動:“只要有利於試驗早日成功,我個人冒多大的風險也值得!”
  在他的多方奔波努力下,最終將該記錄系統位置進行了調整。當導彈再次試驗發射時,通過記錄系統實時傳輸過來的畫面,可以看到發射瞬間某關鍵參數軌跡,讓研製部門的專家第一次掌握了第一手資料。
  在長期艱苦的並肩奮戰中,一代代靶場官兵與多家參研參試單位主動摒棄私心雜念,共同攻堅克難,為新型武器試驗探索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資料。
  “這些凝結著科研人員和參試官兵智慧、熱血甚至生命的寶貴經驗,要無條件提供給首批作戰使用部隊,讓打贏利器早日鎮守祖國的海天!”儘管面對重重困難,但靶場官兵時刻牽掛著作戰部隊的打勝能力。為加快新型導彈首批作戰使用部隊戰鬥力生成,靶場官兵轉變過去培訓的方式,進行前瞻性培訓。
  “要讓部隊在試驗場學到真東西!”幾年前,當某作戰部隊的官兵走進靶場,不僅聆聽到試驗技術專家的理論輔導授課,還全程參與導彈各個試驗環節。靶場某研究所受命組織骨幹力量,對十幾年潛心積累的經驗資料進行系統總結梳理,編寫了600多萬字的該型導彈操作規範、使用細則、戰術技術運用等詳實資料,全部無條件提供給部隊……
  始終牢記強軍打贏使命
  成功的背後,需要踏過無數的荊棘險灘。當年,在某型導彈正式立項時,該試驗區已經多年沒有承擔過重大試驗任務。人才大量流失,裝備嚴重落後,各種困難接踵而至……“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艱苦困苦,我們也要義無反顧完成使命!”時任該試驗區總工程師的婁漢泉主動承擔起重任。
  靶場測控系統被稱作導彈試驗“神經中樞”,但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滿足試驗需求,“沒有條件,創造條件也要上!”婁漢泉帶領科研團隊像打仗一樣日夜奮戰攻關。終於,這一系統提前裝備靶場,應用到試驗任務中,成為我國第一代多功能集成的統一測控裝備,並榮獲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。
  十幾載艱苦征戰,歷經無數次的挫折與磨難,試驗區官兵們始終堅守強軍打贏情懷,在浩瀚大海托舉起現代國防利器。80後女工程師戚曉晶,是靶場高速攝像傳輸專業唯一的女性。一年冬天,戚曉晶隨船出海執行試驗任務時,海上颳起了七、八級的強風,不足百噸的測量船在幾米高的涌浪衝擊下,在海面上劇烈搖擺。而攝像位置就設在船的甲板上,渾身已被衝起的海浪澆透的戚曉晶,一邊嘔吐一邊將幾十公斤重的設備,一點點安裝固定好。任務展開不久,天線傳輸設備突然出現異常,由於天線在桅桿的頂端,距離船甲板處有十幾米高,戚曉晶套上安全索,勇敢地向桅桿爬去……當設備故障排除後,戚曉晶在零下20多度的冰海中,已經整整堅守了3個多小時。
  從獻身試驗幾十年風雨如磐、先後40多次冒著生死考驗撲身試驗一線的胡文萃、鄒青夫婦,到白髮蒼蒼仍為導彈事業獻身的退休老科技幹部李銀芳、劉懷忠……為了試驗任務,數千名官兵前赴後繼默默犧牲奉獻,投身一線,譜寫了一曲曲時代贊歌。
  (原標題:浩瀚大海上托舉起現代國防利器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u27gupp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